资源节约与环保


节能减排

  • “双碳”目标下数字化投入对我国制造业碳减排的影响

    刘梓恒;周华;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动碳减排的重要途径。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通过构建数字化转型影响碳减排的理论模型,揭示数字技术通过技术创新、要素替代、产业结构优化和供应链管理等路径降低碳排放,并基于理论分析,从政府、企业、行业层面系统提出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碳减排的对策建议,以及设计相应保障措施,为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碳减排目标提供理论指导。

    2025年05期 No.282 1-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全埋式污水处理厂通风除臭系统现状及节能运行优化

    鲍宏昊;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用地日趋紧张,传统的地上污水处理厂在占地面积、臭气控制等方面劣势愈发突出,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此,我国加大污水处理设施管控力度,各地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其中,全埋式污水处理厂优势日益凸显,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目前,我国已有较多的城市都建设了全埋式污水处理厂。以广东省广州市中心城区新建的8座全埋式污水处理厂为例,解析其通风除臭系统的工艺特点、现状问题和节能措施,旨在为全埋式污水处理厂通风除臭系统的发展提供思路。

    2025年05期 No.282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城市污水处理厂能耗特征与节能策略分析

    苏德志;

    通过对湖北省武汉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能耗环节,如曝气、污泥脱水及水处理工艺进行详细的能效评估,分析其节能潜力并提出节能优化策略。通过智能控制技术应用、设备升级及工艺优化,结合实时数据监测与动态调节策略对武汉市污水处理过程进行节能优化,如在曝气系统中,优化氧气供给与曝气量,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结果表明,节能优化策略实施后,武汉市污水处理厂的整体能耗水平降低22%左右,曝气系统能效提升18%、脱水环节能效提升15%。因此,研究结果为类似污水处理厂的节能降耗提供了科学的技术路径,为推动污水处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5年05期 No.282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物联网控制在采暖系统中的应用和节能分析

    鲁文才;

    物联网技术能够对建筑物内的暖通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对温度、压力、热量、流量、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自动调节,可在提高暖通系统运行效率、降低能耗的同时,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舒适体验。基于此,以某高原寒冷地区一处11层酒店为例,结合其应用物联网技术对暖通系统的实际改造过程,以及产生的相应节能效果,对物联网控制技术在采暖系统中的具体作用进行重点研究。

    2025年05期 No.282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绿色低碳

  • 认购碳汇实现环境正义和生态平衡的司法适用实践及完善

    李巍;

    认购碳汇这一替代性生态修复方案,在弥补侵犯生态环境法益类犯罪行为造成的环境损害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目前,认购碳汇已在我国环境司法实践裁判中得到推广适用,成为破坏环境资源类案件行为人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重要方式。通过梳理及实证分析多地适用认购碳汇的环境刑事案例,发现当前实践中认购碳汇从宽处罚存在刑事法律依据不充分、适用刑事案件范围模糊、量刑从宽尺度不一、适用顺位混乱及认购碳汇核算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使得其被滥用的风险较高。因此,需规范认购碳汇的司法适用条件,厘清认购碳汇适用案件的范围,明确生态修复措施的适用顺位,建立统一的碳汇核算制度,以更好地发挥司法保障和助推“双碳”目标实现的功能。

    2025年05期 No.282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欧洲生态设计实践经验对我国生态设计工作的借鉴

    宋晓明;

    生态设计政策是欧洲绿色领域的代表性政策之一,也是我国绿色制造体系相关政策的重要部分。通过介绍欧洲生态设计政策的主体及其职责,梳理欧洲生态设计政策的具体内容,并从标准制定、合规认定、市场监督、环境影响核算、工作计划及法规审查等方面,总结欧洲生态设计政策全流程闭环管理的实践。在此基础上,分析提出注重标准化工作、注重技术和方法研究、注重闭环管理、注重消费端角度等值得借鉴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加强生产端和消费端衔接完善闭环管理、加强市场化激励强化消费带动、加强信息公开形成服务监管一体化、加强技术积累促进绿色科技创新、加强国际合作追踪研判欧盟政策动态等方面的工作建议。

    2025年05期 No.282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技术应用

  • 废铅蓄电池贮存过程中的污染机制及防治技术应用

    张盈盈;高新明;马冲;

    废铅蓄电池贮存若管理不善,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通过深入剖析废铅蓄电池贮存过程中铅及其化合物、硫酸等污染物的产生机制,探讨这些污染物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的潜在危害,并基于污染机制,从贮存设施建设、污染治理技术、管理制度完善及环境监测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污染防治措施,旨在为废铅蓄电池贮存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降低其环境风险,实现铅资源可持续回收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2025年05期 No.282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生态净化技术在电厂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丁雅雅;周坤勐;李宏伟;

    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厂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日益突出。以某电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传统生物滤池处理工艺与生态净化技术在电厂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索更加高效、经济、环保的处理方案;通过构建人工湿地系统和水生态净化区,利用水生植物、食藻虫等生物协同作用实现电厂生活污水净化。结果表明,与传统工艺相比,生态净化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其初期投资成本为传统工艺的50%,运行费用为传统工艺的1/5,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系统维护便捷,可实现长期稳定运行。因此,生态净化技术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电厂生活污水处理新方案,在降低处理成本的同时,还能实现良好的环境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5年05期 No.282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5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煤炭清洁技术在煤电领域中的应用与成效

    肖尧;

    煤炭清洁技术应用在煤电领域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机组更加清洁高效,主要表现为高效燃烧、高效发电、控制污染物排放,以及推广应用煤基多联产、CCUS、IGFC等新技术,实现系统增效和碳捕集等复合效果。另一方面是机组燃料选择与运行灵活性更高,主要表现为更加灵活地选择燃煤耦合废弃物或零碳燃料,以及机组的灵活运行。基于对煤炭清洁技术在煤电领域应用优势和发展趋势的分析,结合实践探讨煤炭清洁技术在煤电领域项目改造中取得的显著成效。

    2025年05期 No.282 39-4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市政污水处理工艺与污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的应用

    崔志涛;柴茜;

    污水中携带病毒及其他有害微生物,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至自然环境,将对水质安全、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而污水处理作为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生态良性循环的关键举措,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因此,基于市政污水处理发展现状,针对市政污水处理工艺与污水回用技术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应用案例,表明市政污水处理工艺与污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病原微生物等有害成分,确保水质达标排放或满足再生利用标准。

    2025年05期 No.282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低温热节能技术的综合应用与降本增效

    梁利慧;

    天津石化热电部自用蒸汽主要用于除氧器加热除氧和冬季生活区供暖,其中冬季生活区供暖每年消耗19万t低压蒸汽,急需热量替代;除氧器采用高品质1.0 MPa蒸汽加热除盐水,用汽量约占到供汽负荷的1/4。因此,天津石化热电部无法通过现有装置与生产方式优弥补热源缺口,导致能量极大浪费。通过对低温热源统筹优化进行阐述分析,打破界区围墙壁垒,打通现有装置间换热网络,让装置跨区域热联合,实现低温热综合利用,从而达到企业降本增效的目的。

    2025年05期 No.282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太湖流域一级保护区电子废水零排放工程分析

    高苍;

    根据《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2021年修订)》,对太湖流域一级保护区达到间接排放标准的电子废水进行零排放处理。针对废水中包含的有机物、NH3-N、氟化物、金属离子等特征污染物,采用“两级反应沉淀+A/O生化处理+微絮凝过滤+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滤池+多级RO系统+清水UV(185 nm)小分子TOC去处装置/反渗透浓水MVR蒸发结晶”的组合工艺净化废水。清水达标后作为超纯水制备的原水全部回用;反渗透浓水通过MVR蒸发结晶工艺处理,形成杂盐后作为危废外运处置。调试期间,系统产水回收率稳定达到设计要求,水质优于企业回用标准;出水回用率远高于国内芯片行业现状,吨水处理成本32.19元,为太湖流域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对类似环境敏感地区电子废水零排放及高标准回用提供了成熟借鉴案例。

    2025年05期 No.282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7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遥感测绘技术在某城市热岛效应监测中的实际应用

    吴小娜;刘倩;

    采用遥感技术对城市热环境进行监测评估,分析不同用地类型与地表温度的关联性。数据显示,研究区普遍存在温度场梯度分布现象,地表覆盖状况对温度场分布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无植被覆盖区温度最高,植被区次之,水域温度最低;植被稀疏地带热岛效应尤甚,而水体与高密度绿地区域则具有良好的温度调节功能。

    2025年05期 No.282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型商业综合体再生水收集回用改造及运行效果分析

    王旭;

    结合北京市某大型商业综合体再生水收集回用改造项目,分析以“平板膜MBR-臭氧活性炭-反渗透”为核心工艺的再生水收集回用工程应用效果。工程建成运行2 a左右,出水水质稳定且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和空调用水标准,大型商业综合体再生水收集回用效果显著,同时节水效果明显,节约自来水费用53.9万元/a,获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25年05期 No.282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VOCs排放在线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侯磊;

    针对VOCs排放的传统监测方法存在采样周期长、实时性差和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光谱传感器、深度学习、强化学习与5G通信的VOCs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其利用光谱传感器实时检测VOCs浓度,结合深度学习进行噪声去除,通过强化学习实现排放源动态控制,并采用5G通信与边缘计算实现数据传输与处理。通过实际案例分析,VOCs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在提高排放控制精度、响应速度和稳定性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25年05期 No.282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浓度甲醛废水全生化处理工程设计与调试运行

    李文贞;

    针对某农药生产企业高浓度甲醛废水的处理难题,提出采用好氧生化(HOT+MBR)工艺对高浓度甲醛废水进行处理试验,并利用企业闲置构筑物进行改造,建设1套处理规模为50 m~3/d的生产性试验装置,验证高浓度甲醛废水全生化处理的可行性及可靠性。调试运行期间,进水甲醛浓度为20000~100000 mg/L,COD浓度为60000~150000 mg/L,MBR出水COD平均浓度为88 mg/L,出水甲醛浓度﹤5 mg/L,达到了设计预期目标。因此,采用HOT+MBR工艺处理含单高浓度甲醛废水是可行的,研究结果也为今后高浓度甲醛废水的妥善处理提供了技术依据。

    2025年05期 No.282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在环保工程中的应用与优化

    赵斌;高丽华;盛书军;孟瑾;

    通过系统梳理和分析当前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现状,探讨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在实际操作中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展示技术优化对大气污染治理效果的提升,并展望未来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No.282 77-80+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汽车涂装废水回用技术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谷景义;刘佳;

    采用“混凝沉淀-气浮-中和-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浸没式超滤-反渗透”工艺处理某汽车涂装生产废水,工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出水COD、BOD、电导率平均浓度分别为9.5 mg/L、3.7 mg/L、51.6μs/cm,p H稳定在7.5,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24)中的表1再生水用作工业用水水源的水质标准,以及厂区内控标准。

    2025年05期 No.282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生态环境

  • 基于热环境改善的节能型景观设计与实践

    呙伟;

    节能型景观设计作为一种有效的城市热环境改善策略,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水体布局、材料选择及空间设计等手段,能够有效降低城市温度,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以A项目为例,深入探讨基于热环境改善的节能型景观设计原则、方法与实践效果,旨在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

    2025年05期 No.282 86-8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0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态修复技术在湖泊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钱以兰;

    以云南省玉溪市星云湖为例,分析生态修复技术在湖泊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采用生态清淤、生态补水、生物群落重建等生态修复技术,配合生态湿地建设,实现湖区水质改善与生态功能恢复。实践证明,生态清淤技术能有效去除内源污染,生态补水技术能显著改善水动力条件,生物群落重建技术能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因此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为富营养化湖泊治理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2025年05期 No.282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污染地块异位修复场地防渗及效果评估

    叶兴凯;

    污染地块异位修复场地防渗是土壤“修复工厂”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土壤修复过程中二次污染防治至关重要。以上海市某污染地块异位修复场地为研究对象,将其防渗层采用上、下各1层土工布及中间1层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构成,并对防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础层压实度检测结果均满足90%以上要求;HDPE膜搭接采用热熔焊接工艺,焊缝强度剪切值均> 21.2 N/mm,剥离值均> 15.7 N/mm;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均符合C25抗压强度,抗渗性能试件均符合P6抗渗等级;土壤修复完成后,经对潜在二次污染区域土壤开展效果评估显示,所有样品均未超过相关评估标准。该修复工程环保措施得到了有效落实,未对土壤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可为类似污染地块异位修复场地防渗设计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No.282 94-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湿地土壤有机物降解过程检测方法探讨与结果分析

    何兴华;

    湿地土壤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全球碳循环、水质净化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首先,介绍湿地土壤样本采集与分析流程,并基于实际土壤降解数据设计数据处理方法与结果表达形式,进一步探讨方法灵敏度与精度的提升策略。其次,结合实时在线检测平台的构建,介绍集成创新检测技术及其在湿地生态监测中的应用。最后,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讨论湿地土壤有机物降解过程与微生物群落及环境参数的耦合关系。

    2025年05期 No.282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兰州科学城生态保护修复

    白雪;星悦;唐文慧;陈雪梅;

    结合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重点内容,综合考虑甘肃省兰州市兰州科学城生态保护修复需求,通过分析兰州科学城区域综合情况及生态现状,诊断生态问题,深入研究生态保护修复思路、目标及重点内容,以期为兰州科学城生态保护修复的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2025年05期 No.282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活性炭+催化燃烧”技术在VOCs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布东方;

    随着O3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对O3前体物VOCs的治理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针对VOCs污染治理问题,提出“活性炭+催化燃烧”技术,并在河南省商丘市环境监测站进行实地应用。通过采用活性炭纤维作为吸附材料,结合多效热回收催化燃烧工艺,实现了VOCs的高效去除。结果表明,“活性炭+催化燃烧”技术对VOCs的去除率达85%以上,有效降低了O3前体物VOCs的排放,为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提供了技术支持。

    2025年05期 No.282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观察研究

  • 工业危险废物的多元化处置方法与技术融合

    曲曼宁;

    针对工业危险废物种类繁多、性质复杂的特点,系统地分析了多种处置方法的技术特征及其融合应用机制。研究显示,串联式、并联式和混合式技术融合模式可实现不同处置方法的优势互补,通过建立技术匹配性评价体系和优化工艺参数协同控制方案,可显著提升工业危险废物处理效率。实践表明,多元化处置方法相较于传统单一处理方法,不仅提高了COD和重金属去除率,还降低了处置成本。

    2025年05期 No.282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4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环保效益及其对城市环境的综合影响

    刘晓强;杜彪;

    探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的环保效益对城市环境的影响,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在当前及未来对城市环境的作用。对某地埋式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污染物去除率、能源消耗等指标,以及空气质量和水质状况等城市环境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通过采取有效的污染物去除措施和节能措施,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可进一步推广地埋式污水处理技术,以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5年05期 No.282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垃圾焚烧发电厂掺烧污泥的可行性

    王昆;骆律源;陈凯锋;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当下,城市垃圾和污泥的产生量呈爆发式增长。垃圾焚烧发电与污泥处理已然成为城市环境治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聚焦于垃圾焚烧发电厂掺烧污泥的可行性,并从多个维度展开深入剖析,探讨污泥预处理、掺烧比例控制等技术要点,评估与大气、灰渣等相关的环境影响,核算建设和运营经济成本,梳理现存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以期为垃圾与污泥协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2025年05期 No.282 121-12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9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锂电池回收过程中含氟VOCs废气净化处理工艺设计及重点关注问题

    许俊;

    锂电池回收过程中会排放含氟VOCs废气,若直接采用焚烧工艺处理,由于卤元素的存在,易产生二噁英这类二次污染物。因此,急需采用适合的处理工艺,避免锂电池回收过程中含氟VOCs废气处理产生的二次污染。含氟VOCs废气处理工艺不仅能消除含氟VOCs废气,还能避免二次污染物的生成,以及同时将强腐蚀性物质氢氟酸转化为有用的氟化盐,确保烟气排放达标和废物利用。

    2025年05期 No.282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遥感技术在海洋石油退役平台全生命周期人工造礁中的应用

    李欣;程璐;刘功威;

    随着全球海洋石油退役平台的大规模增多,如何实现对其的环保处置与资源再利用成为重要课题。目前,将海洋石油退役平台改造为人工鱼礁,即平台人工造礁,是国际主流的解决方案,但其全生命周期管理面临效率低、成本高、数据不连续等技术瓶颈,因此亟需寻找平台造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优化方案。通过系统探讨遥感技术在平台人工造礁全生命周期中选址、实施、评估与维护4个阶段的应用,以及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验证遥感技术在优化资源利用、降低环境风险及增强生态效益方面的核心价值,以期为我国海洋油气设施绿色退役提供技术参考。

    2025年05期 No.282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污染源排放监控系统智能化发展与节能减排协同策略探讨

    郭彩云;

    目前,污染源的精准监控和高效治理已成为环保工作的重点。分析污染源排放监控系统的技术基础与智能化发展路径,探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污染源监控系统中的应用。通过智能化监控系统提供实时、精准的排放监测,支持排放控制和优化决策,从而有效促进节能减排。通过系统集成和智能分析,污染源排放监控系统为提高环境治理效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025年05期 No.282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水污染事故应急响应中的水质监测技术及应用效果

    张硕;

    为提高水污染事故应急响应中的水质监测效率与准确性,分析水污染事故的主要类型,探讨快速检测、在线监测、远程遥感及智能监测等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优化监测点位布设、选择监测指标、构建数据共享体系及动态调整监测方案的应用效果。结合案例分析,表明综合运用多种监测技术并构建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有助于提升水污染事故应急响应能力与水环境风险管控水平。

    2025年05期 No.282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0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改造扩容与运行效果分析

    张东曙;

    某企业因生产调整,导致高浓度氨氮废水水量水质变化很大,原有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设施无法满足当前需求,需要进行改造扩容,并且要求设施改造期间不能影响企业正常的废水处理。改造中取消原有UASB单元,设计采用传统硝化反硝化工艺,经过6个月的不停产改造和调试,系统成功全线贯通,并按照处理水量200 m3/d、生化进水COD 5200 mg/L、生化进水氨氮800 mg/L的企业要求对系统进行了满负荷运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在进入系统污染物总量达到甚至超过约定的情况下,生化系统运行稳定,出水各项指标稳定达标,生化出水COD、氨氮、TN分别为66~164 mg/L、0.9~4 mg/L、7.1~20 mg/L,充分表明了系统具有很强的脱氮能力及抗冲击能力。

    2025年05期 No.282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2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火力发电厂湿法脱硫工艺应用与脱硫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廖德均;

    火力发电厂作为SO_2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其烟气脱硫至关重要。在众多脱硫技术中,湿法脱硫因其脱硫效率高、技术成熟、适用范围广,成为主流选择。深入研究火力发电厂烟气湿法脱硫工艺,对削减SO_2排放、改善大气质量、推动火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不仅有助于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还能缓解酸雨危害、保护生态环境,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聚焦火力发电厂湿法脱硫工艺,全面剖析工艺原理、发展历程、超低排放技术及影响脱硫效率的因素,旨在为优化脱硫工艺、提高脱硫效率、实现火电行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2025年05期 No.282 145-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到2027年我国美丽河湖建成率将达40%左右

    <正>5月21日,由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研究制定的《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下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到2030年,美丽河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美丽河湖基本建成。业内人士表示,这是继有“水十条”之称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之后,我国对水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又一次全面战略部署。

    2025年05期 No.282 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